2025-03-20
慢成三月號-花蓮港放送局1944

「慢成同學會」是花蓮小店店家的小聚會,
三月號地點,我們選在 花蓮港放送局1944 舉行。
這棟歷經時光洗禮的老建築,曾是訊息的傳遞者,
如今,它成為故事與思考交匯的場域,
讓人們在此相遇、交談、共鳴。
.
透過海洋主廚愛爾文的宣傳,
這場聚會迎來了許多未曾謀面的新朋友。
他們在各自的領域裡,懷抱熱情、運用技藝,
試圖為這片土地創造更多元的 生機與連結。
.
在放送局的經營者 木郎 帶領下,
我們從園區的歷史與空間介紹開始,
隨後,與會的夥伴逐一分享他們的故事——
有參與 將軍府古蹟修復 的工匠,
讓歷史的痕跡得以延續;
有推動 婦幼友善空間 的經營者,
試圖讓照護變得更柔軟;
有人從事 按摩療癒,以雙手安撫疲憊的身心,
也有人創辦 物理治療所,將專業技術帶回故鄉。
.
花蓮的味道,也在這場聚會中展開對話。
一品醇醬油滲透出時間的深厚韻味;
曾師傅麻糬與伴手禮,自 1998 年至今,依舊承載著旅人的記憶。
談到 世代傳承,槑力場、滿順超商,也有很多故事
新美香燒肉店已傳至第四代,加上 郭火腿 的炭火香氣,
都是許多老花蓮人的熟悉滋味。
.
市場裡,攤販們的巧手,讓花蓮的日常更加鮮活。
彩色水餃舖、手作商品、擺攤者的飾品與拉線編織,
這些作品不僅展現手工的溫度,
更是故事、情感與生活的縮影。
.
企業代表洄瀾窩青年旅社與回然慢時旅居,
不只是住宿空間,更是一種 生活的態度——
讓人願意放慢腳步,與土地同步呼吸。
.
這次的聚會,讓許多過去平行而行的人相遇,
討論著如何讓花蓮的生活,展現更多的可能性。
這裡,不只是花蓮小店家的匯聚地,
更是 記憶的拼圖
是人們連結彼此,讓這片土地更加豐厚的契機。
就像痣男、拾豆屋、龍哥斯特、潘朵拉、多羅滿賞鯨……
在放送局這場「慢成」的聚會中,
串聯成一條耐人尋味的鏈索。
.
拾起聲音,找到共鳴
最後,大家在 木郎 的導覽下,走進了「聲音」的展覽。
這棟建築曾承載無數聲音,從廣播新聞到電波訊息,
如今,它安靜地佇立,讓我們傾聽、回應。
.
這場聚會,從分享生活到傾聽過往,
時間彷彿在這裡折疊,
讓我們在不同的頻率上,找到共鳴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期待四月同學會,讓連結持續發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