賞鯨情報

一場無休止的削價戰

當我們談到旅遊平台,許多人都知道
那是一種「團體優惠」的概念:
平台透過行銷與通路,大量銷售,
向業者談出較低的價格,
而平台的利潤,就來自於這個價格差。
.
但當競爭加劇,這個模式開始變調,
變成了一場無休止的削價戰。
.............
你一定好奇,這場削價戰到底是怎麼發生的?
第一步,A平台發現生意不好,開始降價促銷,吸引客戶!
第二步,B平台發現價格較低,
馬上來質問:「是不是你給A比較好的條件?」
然後B也跟進降價。
.
接著,消費者開始疑惑:「為什麼平台價格比官網便宜?」
結果,有些人甚至會取消官方訂單,轉向平台。
.
最後,C平台登場——
他不在乎利潤,只為了衝流量,
直接把價格砍到最底,甚至比進價還低!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我們曾經很認真地和"平台們"討論過:
「你們用賞鯨這個產品來削價,這個產業一旦被壓垮,
未來你們還可以轉戰其他行業,但賞鯨業者呢?
這不是一般商品,價格爛掉了,這個產業就沒了。」
(我們總不能轉行當漁船阿)(笑)
.
無奈的是,客人透過平台訂購,
但大事小事,卻還是來找我們處理。
.
天氣不好臨時取消?找業者。
行程調整?找業者。
保險、名單確認、搭乘規則問題?還是找業者。
退費?找業者。(可是錢是付給平台的啊?)
.
等等,平台不是已經用低價吸引客人了嗎?
為什麼這些事情,最後還是業者在處裡?
.
平台越來越習慣「負責低價,其他全部都是業者的事」。
而當消費者習慣透過平台訂購,平台就握有了市場主導權,
接著開始向業者施壓。
.
他們不只是要求降價,還會說:「不能降價?那送點什麼吧?」
.
沒有價格談價格,沒有優惠談贈品,
久而久之,這不再是「合作」,
而變成了一種「你不願意,別人願意喔!」的談判遊戲。
.
我們想問——
萬物皆漲,為何只有旅遊產業在削價?(笑)
.....................
當然,我們理解,不是每個人都會在意這場削價戰,
也有很多朋友還是會選擇直接支持我們。(愛你們啦!)
.
必須老實說
我們的經典賞鯨行程,在某些平台上確實有更便宜的選擇,
有人問:「是多羅滿嗎?」
是。(我們也很無奈)
.
但每個平台有各自的銷售策略,
只能提醒大家,購買商品一定有風險,
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。(笑)
.
還好,我們還有一些態度,
可以跟大家說,那是無法單純用價格來比較的。
就像:長時間的抹香鯨航班,
廖鴻基老師的台語航班,
這些獨家內容,不會出現在削價戰裡。
.
因為我們帶給你的,不只是鯨豚,而是這片海,
它的壯闊、它的溫柔,還有它的故事。
但如果你支持這樣的理念,請支持我們。
(拜託拜託,投我一票都出來了)
三不五時可以看看我們的官方網站,
我們一定會努力多舉辦活動的